当前位置 首页 >

北投化工院钦州石化产业园公共管廊四期工程:从技术创新到价值创造

发布时间:2025-07-07 浏览:107次 作者: 来源:

建设地点:中国(广西)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石化产业园

核心指标:5160米管道输送网络、4层立体布局、800万吨/年输送能力

战略价值:打造广西首个“码头—管廊—企业”三位一体的化工物料输送动脉

公共管廊项目鸟瞰图

在北部湾畔的钦州石化产业园,一组钢铁管廊正如同产业“神经网络”延伸至产业园各个角落。北投化工院以“破解物流瓶颈、赋能产业升级”为使命,匠心打造钦州石化产业园公共管廊四期工程,为西南地区最大石化产业集群构建起安全、高效、绿色的物料输送体系。

 

战略图谱——自贸试验区的石化物流革命

由北投化工院精心设计的钦州石化产业园公共管廊四期工程,横跨自贸试验区核心区域,南港大道东侧段与广西石化段形成“T”型网络架构,将园区内国投电厂、华谊能化等20余家重点企业串联成有机整体,构建起“码头—管廊—企业”全封闭物料输送体系。作为广西首个实现全园区管道互联的工程,其12米宽的4层立体管廊系统可同步输送汽柴油、丙烯、氯碱等8类化工物料,日均输送量达2.2万吨,相当于每分钟完成1.5辆危化品罐车的运载量,让园区化工物料依赖汽车运输的数量及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。

项目组现场解决问题

技术攻坚——双段式管廊的立体网络构建

面对南港大道与铁路干线的立体交叉难题,项目团队采用“分层布局、分类输送”技术体系。在3820米的东侧段建设中,采用4层模块化钢结构,将高温介质、低温液化气、固体颗粒等物料分类输送;在两处穿越铁路段采用单孔框架桥结构横铁路方向最大长度为27.0m,最大净高10.0m,采用施工便梁加固线路,挖空顶进法施工,管廊下穿铁路

公共管廊局部效果图

效能革命——激活产业集群新动能

项目带来的物流效率提升正在改写产业经济版图。据测算,物料输送时间从40分钟压缩至10分钟,相当于为每家企业增设3条“隐形传送带年节约各类物流成本8000万元,服务企业原料成本降低10%—20%;这不仅是一条物料输送通道,更是一条串联产业协同的经济走廊彻底改变园区90%物料依赖汽车运输的历史,在有效促进园区公用设施资源充分共享,企业成本大幅降低的同时,也不断提升了入驻企业整体竞争优势,并对进一步优化石化园上下游产业链布局,减轻危化品道路运输压力,减少危化品运输安全隐患,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核心基础设施支撑

未来图景——赋能东盟,领航产业新纪元

据悉,项目已于2025年5月30日完成了预竣工验收,公共管廊即将投入使用,实现了钦州石化产业园码头与库区、库区与企业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原料、产品等化工物料全封闭、全管道输送,基本形成“炼化—化工—新材料”完整产业链“一带一路”与RCEP框架下,这条贯穿钦州港石化产业园的钢铁脉络,正以技术创新定义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,为自贸试验区打造面向东盟的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提供核心支撑,书写中国化工园区建设的新时代答卷。(通讯员:廖旺勇、曾庆清)